2014年第一季度旅游經濟運行基本面總體穩定,政策環境利好,中端市場及基于互聯網的產業創新活躍,消費者信心和企業家信心相對較高,但入境旅游下行壓力加大。對上半年旅游經濟運行將偏向"相對樂觀",應盡快出臺促進旅游消費政策措施,釋放更加持續的市場信號,穩定市場信心,加強對旅游投資的調控和新業態的引導。
一、2014年第一季度旅游經濟運行分析
盡管入境旅游市場下行壓力不減,高星級酒店和高端餐飲企業景氣值仍處于低位,但受宏觀經濟平穩運行,大眾市場信心和企業家預期相對較高的影響,旅游消費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中端酒店發力,基于互聯網的旅行服務和住宿業創新活躍,旅游投資趨于理性。常態、理性、平穩是第一季度旅游經濟的主基調。
(一)開展環境:宏觀經濟增速平穩,有利因素較多
本季度旅游經濟開展環境較去年同期有所好轉。主要原因是世界經濟增長動力有所增強,國內經濟運行平穩,旅游市場開展的政策利好因素增多,國際旅游市場復蘇進程明顯加快。
國內旅游開展環境總體較好。社會消費需求旺盛,旅游相關投資需求強勁。綜合主要組織預測,預計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民間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19%。據國航、南航、東航財報數據顯示,1-2月份三大航空公司累計客運量同比增長13.2%。交通運力不斷增強,為旅游業的開展給予支撐。科技進步和業態融合有助于的旅游業創新行為活躍,旅游支付方式進一步科技化、便利化。
國際旅游開展環境有明顯改善,以美國為代表的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明顯。隨著油價穩定且有所下降,國際及地區航線機票價格指數下浮明顯。國際航線增多,國航新增多條國際航線,并在北京與紐約間航線增加運力。我們判斷MICE市場及商務旅行市場將有所增長。中國公民入境免簽或落地簽國家增多。這些都有利于我國入境旅游的恢復和出境游的開展。
當前旅游經濟運行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外部因素。我國主要入境客源市場整體沒有大的改善。以霧霾為突出現象的環境問題,可能會影響入境市場的消費意愿,降低游客滿意度。以新疆昆明暴力恐怖襲擊事件、馬航航班失聯事件、烏克蘭局勢動蕩、曼谷抗議活動為代表的全球安全問題可能會使入境市場消費意愿受阻,并可能會對我國過境免簽政策的推進產生階段性的負面影響。
(二)市場基本面:國民旅游平穩增長,入境市場下行壓力不減
國內旅游平穩增長。春節期間全國共接待游客2.31億人次,比上年春節黃金周增長14%;實現旅游收入1263.9億元,增長16.4%。預計第一季度國內旅游人數為11.2億人次,同比增長12%,國內旅游收入為8960億元,同比增長17%。
入境旅游市場增幅繼續下降。綜合現有的統計數據和專業研判,預計一季度入境旅游市場將繼續下滑。預計第一季度入境旅游人數為3100萬人次,同比下降約3%;入境旅游外匯收入為11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
出境旅游持續快速增長。近期人民幣出現貶值,但對上半年出境游影響有限。預計第一季度出境旅游人數為2640萬人次,同比增長17%,出境旅游花費超過340億美元,同比增長16%,旅游服務貿易逆差約226億美元。
預計2014年第一季度接待總人數超過11.5億人次,同比增長11.8%,旅游總收入達到9630億元,同比增長15.2%。
(三)產業基本面:旅游企業景氣總體水平回升較快,飯店業景氣水平持續下降
本季度旅游產業運行相對景氣,較去年第四季度有所提升,接近去年第三季度的水平。企業的季度末固定資產投資、季末從業人員等規模指標,以及預訂人數、接待人數和營業收入等市場指標均回升至景氣臨界值100以上。從分行業看,景區、旅游企業和旅行社業的景氣指數比上季度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景區的景氣水平從前兩個季度穩定在 "相對景氣"水平,攀升至 "較為景氣"水平。同樣回升較快的有綜合旅游企業和旅行社業的景氣水平也從去年年末的"微景氣"水平回升至"相對景氣"水平。2014年第一季度旅游企業各項經營指標的景氣水平均在臨界值以上,旅游產業基本保持與市場同步增長的態勢。
旅游投資方面,社會資本旅游投資熱情高漲。基于互聯網和移動通訊技術的創新商業模式受到資本的追捧,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大型電商加大對旅游業的投資力度。旅游地產熱度不減,包括保利、恒大、華僑城、萬達、龍湖等在內的開發商以及蘇寧等非傳統地產商進一步加大旅游地產領域的布局。
盡管旅游企業總體景氣水平回升向好,但結構性壓力仍然存在。本季度飯店業景氣水平繼續回落,仍處于"微景氣"水平。調查顯示,飯店業營業成本和員工工資水平增加,企業季度末員工數量下滑。其中高檔餐飲及高星級酒店營業收入下滑更加明顯。今年1-2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餐飲收入累計同比增長9.6%,限額以上企業餐飲收入總額同比下降0.5%。
(四)區域旅游:交通體系進一步優化,區域旅游協同開展格局更加明顯
2014年第一季度東中西部旅游景氣水平和基本格局保持穩定,區域旅游開展更趨協調。綜合本季度區域旅游的開展態勢,區域內交通體系進一步優化。 2013年全國新增高速公路8260公里,新增高鐵1672公里。大(理)麗(江)高速元旦期間開通。更加便捷和優化的交通體系將加快區域旅游一體化進程,為區域旅游的協同開展和創新給予必要的支撐。
二、2014年上半年旅游經濟開展預測
展望第二季度,世界經濟環境有所改善,國內經濟穩定,利好政策因素較多。國內開展環境和企業家信心等指標相對較好,我們認為上半年旅游經濟運行仍將保持平穩向上的運行態勢,總體上偏向"相對樂觀"。
(一)宏觀環境:政策環境向好,旅游經濟運行環境穩定
2013年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取得初步效果,國內經濟運行平穩。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設定今年GDP增長為7.5%,宏觀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旅游經濟環境總體穩定。今年國家將致力于持續改善民生,不斷增加就業和居民收入,擴大內需。這些政策和措施的落實將增強消費信心和消費能力,有利于提升旅游消費預期。今年還是政府改革元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調結構擴消費。產業和社會對改革所能帶來的紅利預期較高。兩會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和《國民旅游休閑綱要》受到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會議提出,要重點開展養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務,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旅游環境將進一步優化,新的旅游消費熱點有望形成。發改委等部門于2月起草了促進旅游消費的意見,以旅游拉動內需的具體政策措施有望出臺。
國際經濟有望繼續改善,持續因素明顯。綜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組織的預測,2014年世界經濟增長在3.5%左右,世界貿易增長在4.6%左右。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2014年世界旅游人數增長4.25%。向好的國際經濟形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部分區域,特別是以商務旅游為主導地區的入境旅游市場開展。
不利因素方面,一是國際和國內恐怖勢力抬頭對局部地區有階段性影響。二是旅游拉動內需的具體措施還有待出臺,當前市場缺少新的旅游消費培育。三是旅游投資方面,各地旅游投資高漲,不乏脫離消費基本面的大型項目,仍需謹防非理性投資。
(二)市場基礎:市場信心和前景預期有所上升,國民旅游需求常態化
從歷史數據來看,二季度旅游市場接待總量約占全年的20%。從往年形勢看二季度的旅游市場多為不溫不火。除了清明、五一兩個小長假和5.19中國旅游日以外,二季度并無明顯的利好因素。調查顯示,第二季度我國居民出游意愿為78.68%,根據研究院旅游企業景氣調查,當前旅游預訂景氣指數和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景氣水平相對平穩,旅游業季末就業人數上升。
上半年,基于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產業創新活動將引領新的開展熱潮。2014年春節黃金周期間,攜程移動終端支付占其景區門票業務量的50%。微信平臺和微信支付受到在線旅行商的重視。
不利因素方面,一是環境污染問題成為我國入境游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2月26日維基旅游新聞(wiki travel)當天將北京霧霾列為全球旅游警告首位。此前,美國福布斯將中國霧霾列為2013年全球環境能源大事件首位,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游客選擇目的地的重要參考指標,也強烈刺激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的動機。二是人民幣持續貶值,部分旅游企業預計5月份起出境游價格將上漲10%,出境游增速有可能會放緩。
(三)開展預測
綜合以上判斷,預計國內旅游人數18.7億人次,同比增長11%,完成全年比例52.23%;國內旅游收入達1.5萬億元,同比增長18.8%,完成全年比例52.6%。入境旅游人數6300萬人次,入境過夜人數約為2700萬人次,同比增長1%,完成全年比例45.3%;入境旅游外匯收入為23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完成全年比例47.4%。出境旅游人數5340萬人次,同比增長17%,完成全年比例48.5%;出境旅游花費700億美元,同比增長18.6%。上半年旅游接待總人數19.3億人次,同比增長10.6%。旅游接待總收入為1.64萬億元,同比增長16.8%,完成全年比例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