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文化和旅游部胡和平部長,
尊敬的北京市人民政府王紅副市長,
企業家朋友們,
在決戰脫貧攻堅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未來五年的奮斗目標,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系統學習《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開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是旅游戰線現在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值此國家旅游業第一方陣領導人的年度盛會,我們用兩天的時間集體學習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分享了過去一年旅游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業的成就與經驗,分析研判了2021年旅游業開展形勢和旅游集團未來五年的開展思路。值此論壇閉幕之際,我謹代表組織組織對共識和成果做必要之總結。
一、 進一步明確了新開展階段旅游業的指導思想
黨和國家不斷重視旅游工作,新中國創建不久,就在廈門創建了華僑服務社,后改為中國旅行社,負責接待回國探親訪友、商務旅行和文化研討的海外僑胞,為往返內地的港澳同胞、往返海峽兩岸的臺灣同胞給予旅行服務。1957年又創建了中國國際旅行社,服務原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和世界各國對華友好人士。這個時期的旅游業主要服從和服務于外交工作,作為民間外交的組成部分。以上兩家旅行社,還有“在商言政”的香港中國旅行社,現在都成為旅游央企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初期,為創匯而加快開展的旅游業開啟了市場化進程,旅游企業在沿著商業化和專業化的方向大踏步前行。1999年國慶節七天假期,標志著我國進入了國民消費為基礎的大眾旅游新階段,為旅游企業的市場化開展給予了堅實的市場基礎和強勁的開展動能。2009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旅游業開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明確了旅游業開展的戰略導向。回過頭來看,無論是改革開放前二十年的入境旅游,還是后二十年的大眾旅游,都突出強調經濟屬性,特別是消費拉動增長的經濟功能。市場化、商業化和專業性也是我國從旅游資源大國開展成為旅游大國,有助于旅游企業集團化開展的成功經驗。
2018年中央和國家組織改革,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融合開展成為旅游業開展的國家戰略,“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為文化和旅游系統的工作要求。在過去的三年里,以下觀點已經形成了理論共識:文化建設和旅游開展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大數據成為鏈接旅游市場和文化資源的關鍵突破口,以旅游集團為代表的市場主體是文化自信的踐行者和現代旅游業的推進者。在新開展階段,旅游應當也可以在促進人的全面開展,促進和提升社會文明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讓人民在旅程中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是旅游業的責任與擔當。這就要求旅游戰線的同志們在開展規劃和工作部署中著力加強文化引領,增加優質產品供給,提高服務效能,持續有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開展,繼承革命文化,開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在文化和旅游部系統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培訓班動員會上,胡和平部長提出了重點構建社會文明促進和提升工程,建設好現代旅游業體系等重點任務,今天上午的開幕講話闡述了新開展階段旅游業的新形勢、新舉措和新要求。
作為共和國長子的中央和地方國有旅游集團,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忠實執行者,是承載國家和區域開展戰略的資源整合平臺,是現代旅游業體系的基礎建設者。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有助于成長的旅游集團、上市公司、創業創新企業,是滿足人民對美好旅游生活需要,有助于旅游業高質量開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主力軍。無論是長子、嫡系部隊,還是主力軍,在新開展階段都必須與國家戰略相向而行,并在新的語境下言說自己的戰略使命和價值取向,進而樹立起中央放心、人民滿意、行業標桿的旅游集團新形象。這樣的旅游集團應當是深入貫徹并自覺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了人民的小康社會旅游夢而努力奮斗的政治機關。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不能只是在商言商,更要在商言政,自覺守護意識形態安全和文化安全,促進文明旅游和文化自信。這樣的旅游集團應當是文化引領、科技支撐、公司法理現代化的市場主體。不能只是念念叨叨有多少資源、多少資產、多少員工、多少收入、多少利潤這些財務報表上的數據,還要談研發投入、價值創造、企業文化和公司治理這些大文章。未來的旅游不再只是自然空間,更是生活場景,是戲劇場到菜市場的全方位、高品質的生活場景。繼續盯著傳統的自然資源和歷史資源,忙于升星、申A、要牌子,不可能真正做大做強做優新開展階段的旅游集團。經此一疫,旅游業再也回不到過去了,去旅行社化、去星級酒店化、去景區化,可能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趨勢。不要一聽這些論斷就跳起來,良藥苦口利于病啊,同志們。這樣的旅游集團應當是促進地方經濟社會開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生態體系。為什么我們會關注《夜上黃鶴樓》《南京喜事》《一路有戲》《故宮以東 一見如故》這樣的項目?因為它們盤活了城市的文化資源,讓城市形象更加豐富了,讓旅游業更有活力了。這樣的旅游集團應當是能夠講好中國故事,讓更多國際游客體驗傳統文化之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好、促進國際旅游研討和港澳臺旅游合作的商業平臺。國家開展入境旅游的決心從未動搖,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則為入境旅游注入了新動能,旅游行政主管部門也正在和外交、外宣、移民、財政等部門研究有助于入境旅游開展的政策儲備,旅游集團應當也必須成為振興入境旅游的主力軍。
二、進一步堅定了新開展階段旅游業的前行方向
堅持文化引領,推進融合開展,融入大眾旅游新時代和小康旅游新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公報15個部分和60條意見,應當說都與旅游的開展目標、工作任務和環境支撐有關,其中直接提到旅游的有兩處。第四部分第13條,加快開展健康、養老、育幼、文化、旅游、體育、家政、物業等現代服務業。第九部分第34條“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對新開展階段旅游供給體系,從景區、度假區、城市、街區、紅色旅游、鄉村旅游、講好中國故事,開展入出境旅游等方面做了具體而豐富的闡述。無論是開展現代文化產業體系,還是開展現代服務業體系,都要求我們以更大的力度有助于大眾旅游大開展,小康旅游新開展,進而形成支撐旅游集團開展的堅實而強大的國內旅游市場。這個市場有多大呢?我們初步的測算是100億游人次、10萬億元消費。這么大的市場肯定會有溢出效應,不可能只靠旅行社、酒店、景區等傳統業態去滿足。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創新產品供給,有助于旅游業高質量開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融合開展這件事上,要有更加開放的思維,旅游加出去就是新業態,別的產業加進來,也是新業態。今天的旅游已經成為國民大眾日常生活的重要選項,游客到了目的地則廣泛進入城鄉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間,不再有純粹的本地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間,也不再有純粹的外來游客的異地體驗空間。結果就是一個空間,即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從這個意義上,做旅游產業開展規劃,同時也要做休閑消費規劃。面向人民美好生活的規劃空間拓展了,企業的市場空間自然也就延展了。
堅持科技創新,升級智慧旅游,推進旅游業高質量開展。山山水水的自然資源和歷史遺存的人文資源,適應并有助于了入境旅游和大眾旅游初級階段的觀光需求。全面小康時代的旅游,將面臨旅游需求個性彰顯、組織方式日漸離散、產業供給更加多元的全新挑戰,融合化和數字化正在成為包括旅游在內的現代服務業的雙重特征。到現在為止,還有不少同志沒有完全理解“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間”,甚至對“推進國有重點景區門票下降”有不同的看法。希望同志們從更高的政治站位理解為什么要“讓老百姓玩得起”,為什么要“更多的國民參與,更好的品質分享”,從面向未來的市場思維去理解什么是現代服務業,什么是未來?推進智慧旅游,加強關鍵技術應用,營造外來游客和城鄉居民共享的生活空間和消費場景,有助于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就是未來。在此基礎上,創新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研學旅游、專項旅游等產品體系,增加有效供給、優質供給、彈性供給,完善旅游公共服務,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推進行業轉型升級。旅游集團的“十四五”規劃如果看不到這一點,不加以重點布局,很可能會跟不上時代的開展。旅游業沒有什么天生的嫡系部隊,也沒有什么一成不變的主力軍,誰能與國家旅游開展戰略相向而行,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對美好旅游生活的新需要,誰就是國家旅游業的嫡系部隊和主力軍。如果橫亙在游客和市民之間的玻璃墻已經倒塌,那么劃分傳統旅游企業和其它類型市場主體的產業邊界也終會消失。時刻把“游客滿意度高不高、市場主體競爭力強不強、產業開展動能新不新”放在心上,落實在市場實踐上,離高質量的開展目標也就不遠了。
堅持轉型升級,有助于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強大的旅游市場主體。沒有強大的旅游市場主體,就沒有旅游強國的未來,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現代服務業體系就會失去重要支撐。過去四十年,順利獲得國有企業改革、國際投資和管理品牌引進、房地產和資源型企業轉型進入、“互聯網+旅游”的創業創新,我們初步建成了與大眾旅游市場相適應的產業組織體系。以旅游集團20強和上市公司為代表的領導企業,以旅游飯店集團60強為代表的旅游住宿業,以旅行社100強為代表的旅行服務業,以5A級旅游景區和主題公園為代表的旅游娛樂業,加上免稅、餐飲、目的地交通、文化創意等新型業態,共同構成了現代旅游業的生態體系。這是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開展成就,也是現代旅游業體系建設的商業基礎。我們也要看到,與國際一流旅游企業和世界級的服務品牌相比,與游客滿意度和取得感的期待相比,旅游集團大而不強、中小型企業品牌影響力較小、小微型企業專業化較低,都是業界急待解決的現實課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市場主體建設,財政和金融、工業與信息化、開展與改革等經濟部門,以及國資委、工商聯,對旅游領域的市場主體建設都給予了持續支持。地方黨委和政府在營造營商環境,培育市場主體下了很多功夫,出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文件。從所有制角度看,不存在“國進民退”,也不存在“國退民進”的問題,無論是“共和國長子”,還是“自家人”,都是人民美好旅游生活需要的,都是旅游市場平等競爭的商事主體。從企業規模看,大型國有旅游集團、專業化的中小型企業、創業創新的小微型旅游企業,要共同成長,一起開展,共享大眾旅游和小康旅游的市場紅利。將來我們還要面臨更加開放的市場,還要面臨來自國際企業的競爭,還要在世界舞臺與國際旅游企業進行在地化競爭,必須從現在就實行思想、資本、技術、文化、人力資源和品牌建設等多方面的準備,并在“十四五”規劃編制中予以體現。
三、進一步謀劃了新開展階段旅游業的重點任務
一是有助于文化和旅游融合開展。過去三年,文化和旅游系統在組織組織、干部配置、開展理念、工作部署、實踐指導等方面做了很多打基礎、立長遠的工作。也要看到,如何更好地讓游客在旅程中感受文化之美、增強文化自信;如何順利獲得旅游開展促進文化事業的效益和文化產業的效益;如何加強線上線下旅游市場監管,打擊不合理低價和欺客宰客,抵制不文明旅游等切實增強廣大游客和社區居民的取得感和滿意度與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相比,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今年七月,凯发k8国际的團隊做了一次大型調查,形成了《文旅融合怎么樣,聽聽游客怎么說》的專題報告。來自一線的數據表明,持續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的真融合、深融合和廣融合,仍然是任重道遠的現實課題。當且僅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先進文化武裝起來的旅游集團,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兩者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相向而行的時候,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高質量開展目標才可能真正實現。我們既不能把中央確定的文化和旅游融合開展要求口號化,也不能用旅游演藝、景區文創、非遺線路等產品層面的創新,把文化和旅游融合開展表象化。文化建設和旅游開展都是為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這是人民為中心的本質規定,也是政治要求。依靠旅游集團為代表的各級各類市場主體,才可能實現文化和旅游的真融合、深融合和廣融合,才可能提高人民群眾的取得感和滿意度。以大數據為突破口,以社會效能和經濟效益為導向,重構旅游市場和文化資源,可能才會真正打開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現實突破口。
二是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黃石國家公園、大英博物館、普羅旺斯、大堡礁、蘭桂坊、環球影城、海洋世界等世界級旅游景區,夏威夷、普吉島、蓬特卡納、迪士尼、地中海俱樂部等世界級旅游度假區,在于它們能夠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到訪,在于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在口口相傳中匯集而成“世界級”,或者說“世界級”的口碑。這就要求我們以多元開展、包容共享的心態借鑒國際旅游開展經驗,以免簽證、落地簽證、一簽多行、在線簽證等政策創新便利世界各地的游客到訪中國。在項目建設上,不一定都是大投資、大開發,而是要走環境友好、社會共商、社區共享的開展模式,既可以是大而全,也可以是小而美。在實施路徑上,既要強調有為政府,也要強調有效市場。到2025年,要建成層級合理、對旅游強國有力支撐的休閑度假供給體系,離不開連接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旅游集團的相向而行,以及專業團隊的市場化運作。這是旅游集團構建新開展格局的戰略機遇,也是新開展階段的使命擔當。
三是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城市具有旅游客源地、目的地和集散地的多重特征,街區、商圈、文化中心、市民公園、郊野公園則是旅游供給體系創新的重要節點和關鍵支撐。城市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設和旅游利用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開展思想,讓人民生活更幸福。只有生于斯、長于斯的人民生活幸福了,游客才愿意到訪,才會有更高的滿意度和取得感。圍繞城市和街區的旅游開發、項目建設和市場推廣,要致敬歷史,尊重文化,不能天馬行空地為創新而創新。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是這一代旅游人的歷史責任。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不能只是中心城市的專屬,中小型城市和縣域中心城市也擁有同樣的入場券,旅游集團的空間布局要有針對性地下沉。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不僅指向過去,也同樣指向未來,現代都市的時尚商圈都可以納入我們的視野。紐約第五大道、東京銀座、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以及香港的蘭桂坊、臺北的忠孝東路,還有上海的南京路、廣州的天河路、重慶的解放碑、成都的春熙路等世界知名的商圈和街區,既是本地市民留連忘返的休閑空間,也是外來游客購物休閑的好去處。昨天下午發布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創新項目研究成果,就包括廣州正佳廣場從購物中心到旅游休閑中心的轉型。無論是歷史文化名城、古村古鎮、歷史街區,還是現代都市、衛星城鎮、時尚商圈,只要在經濟社會開展的同時傳承歷史和繁榮文化,都是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都可能成為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
四是開展紅色旅游和鄉村旅游。建構國家記憶,承載家國情懷,保護好蘊含偉大革命精神的遺址、遺存、遺跡,把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融入紅色旅游全過程、各環節,是新開展階段旅游業的指導思想。旅游集團和廣大市場主體要用好紅色旅游數據,講好紅色旅游故事,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走近紅色旅游景區。要善于利用投資、技術、文化和市場力量,為革命老區的經濟社會開展作出新的貢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的鄉村旅游,不僅僅是城里人下鄉體驗,鄉下人服務接待那么簡單,也不只是看看油菜花、住住農家樂、采摘些水果蔬菜那么傳統。隨著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戰略的推進,廣大農村居民開始成為日漸增長的包括自駕、休閑、研學和親子旅游市場的新興消費力量。市民下鄉旅游帶來的外來消費,農民進城和本地休閑拉動的內生需求,共同構成鄉村旅游市場的基礎。這將是影響未來五年的市場結構和供給模式的鄉村旅游開展大趨勢,文化和旅游系統要主動聯系農業農村部門,深入研究和系統把握這個大趨勢。旅游集團的領導人要重點關注《建議》第七部分,把鄉村振興的成果與鄉村旅游的市場結合起來。第25條“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明確提出:“開展縣域經濟,有助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開展”。第26條,“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則要求:“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這些規劃要求都將從優化開展環境、創新開展動力和擴大內生市場等多個方面助力鄉村旅游的新開展,并有效拓展旅游集團開展新空間。
五是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研討和多層次文明對話。加強對外文化宣傳和旅游推廣,招徠吸收更多外國人、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拜訪,是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尤其是旅游推廣組織的法定職責。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謀劃和部署入境旅游新方略,當然有擴大旅游服務貿易出口的任務,更有面對面講好中國故事,特別是當代中國故事的責任。改革開放前二十年的入境旅游高峰過后,特別是2009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后,入境旅游不斷處于相對低迷態勢。相當長時間里,我們的旅游推廣聚焦于傳統文化、自然景觀,空鏡頭比較多。在國門剛剛打開的時候,這樣的講述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第一個百年中國夢的實現,讓世界各地游客可以實地感受歷史悠久、山河壯麗的中國,也能近距離觀察經濟開展、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的中國。在話語方式上,要用世界聽得懂的語言,講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語題。我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國和旅游消費市場,也是影響世界旅游開展格局重要力量。旅游集團要善于利用市場邏輯,發揮商業力量,與海外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提升服務品質,最大限度地保護出境旅游者的合法權益。在雙邊、多邊合作平臺和國際旅游組織中,加強與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門的配合,有助于旅游企業走出去,有效擴大產業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
在歷屆論壇組織、研究報告和專項調查過程中,課題組先后得到了中青旅集團等近百家企業的持續配合和專業支持,此致衷心感謝!備受關注的中國旅游集團20強正是在上述受調查企業范圍內,根據企業法人授權申報并加蓋公章的年度營業額決定是否入圍。部分企業營業額相同時,可以并列入圍,今年的入圍門檻是合并報表后營業收入70億元。排名依據國務院批準的省、直轄市、自治區發文排序標準,參照入圍企業所在地市,以及控股企業所有制性質和營業收入予以唱名發布。下面,請允許我代表凯发k8国际和中國旅游協會,發布2020年度中國旅游集團20強名單他們是:中國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首都旅游集團、美團、凱撒世嘉旅游文化開展集團、河北旅游集團、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資控股集團、大連海昌集團、錦江國際(集團)、攜程集團、復星旅游文化集團、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集團)、景域驢媽媽集團、南京旅游集團、同程旅游集團、浙江省旅游投資控股集團、杭州商旅集團、開元旅業集團、黃山旅游集團、祥源控股集團、福建省旅游開展集團、山東省國欣文化旅游開展集團、江西省旅游集團、建業集團、湖北省文化旅游投資集團、廣州嶺南國際企業集團、珠海九州控股集團、陜西旅游集團。
致敬,步入新開展階段的國家旅游業第一方陣!
致敬,為了人民美好生活而奮斗不息的旅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