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一批文化底蘊深厚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全國人大順利獲得的《國民經濟和社會開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這一目標確定為國家意志。對此,“十四五”旅游業開展規劃、文化和旅游“十四五”開展規劃均做出了重點部署,并作為專項任務加以落實。從前期研究成果和公開信息來看,制訂標準、項目入庫、投資完善、考核驗收、公開發布,將是各級政府建設世界級旅游度假區的常規動作。我們的主張是從需求側入手,從人民群眾對全面小康時代的旅游度假的新需求出發,深刻理解和系統把握世界級旅游度假區與世界級旅游城市、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國家級旅游城市和街區、旅游產業化等旅游業高質量開展的專項任務之間的關系,借鑒世界各國各地區開展旅游度假區的經驗,尊重旅游經濟開展規律,發揮市場主體和社會各界的持續性,穩步推進海濱、海島、山岳、森林、湖泊、歷史文化名城、主題公園等類型的世界級旅游度假區的建設。[1]
一、人民需要什么樣的度假產品,我們就建設什么樣的旅游度假區
由于度假市場的層次性、多樣性和演進性,加上度假區所在區域經濟社會開展水平處于不同的開展階段,行政主體沒有辦法使用一套放之自海而皆準的模式,或者一套固定的標準去指導全國各地的旅游度假區建設。多數情況下,我們只能給出指導思想、集成要素,劃出安全與生態紅線,充分開展投資組織和市場主體的持續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與短期停留的景區和拍照即走的景點不同,旅游度假區是游客較長時間停留的異地生活空間。不管是世界級、國家地,還是省級的旅游度假區,還要滿足游客居停生活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商業要素。這些要素包括但不限于度假品牌酒店、大型購物中心、美食餐廳、游樂場、運動設施、水療中心、娛樂會所、公園、綠道等項目和服務。旅游目的地是生活環境的總和,在自然資源和文化底蘊確定之后,商業環境就是旅游度假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國際知名的旅游度假區面向主要客源,更加注意在道路標識標牌、問詢系統、免稅購物、國際支付等旅行和消費過程中給予高度專業化的服務。這些服務的品質和游客滿意度往往是由國際品牌的酒店與度假村、米其林餐廳、特色餐飲、免稅品運營商和簽約演出團體加以保證的,本地居民對待游客的態度、企業員工的專業素質和科技水平也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最美麗的風景是人,人的鏈接才是最好的旅行。
引導旅游度假區與社區融合開展,有助于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絕大多數世界級旅游度假區并不像封閉式景區一樣有物理空間邊界,而是包含了旅游城市、旅游小鎮、旅游村落等等行政區,以及國家公園、世界文化遺產等旅游景區。只有從區域的視角統一規劃、共同開展,才能夠增強旅游度假區的可進入性、吸引力和接待能力,進一步完善旅游度假設施和產品體系,增強旅游度假區的可持續開展能力,最大化旅游度假區開展帶來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引導旅游度假區從產品到項目再到綜合度假區,有助于旅游領域的共同富裕。建設分時度假、公寓式酒店、目的地俱樂部、第二居所等旅居設施,實現度假酒店和旅居設施融合開展,能夠體現旅游度假的短期生活特征,滿足旅居者的異地生活需求,形成可持續的投資開展模式。培育世界級度假產品集群,大力開展休閑購物、健康旅游、體育運動、海洋旅游、商務會展等度假產品。拓展城市休閑、郊野游憩、鄉村旅游和生態旅游空間滿足本地居民休閑需求、旅居者生活需求和旅游者度假需求,能夠整體提升游客滿意度。
轉載請注明作者、來源(請勿以原創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