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年度 | 發表刊物/出版社 |
| 1 | 2008年中國飯店業十大新聞評論 | 戴斌 | 2009 | 飯店現代化 |
| 2 | 變化的市場與傳統的模式――2008年中國旅行社產業評論 | 戴斌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3 | 中國飯店管理公司運營規范 | 戴斌 | 2009 | 中國旅游飯店 |
| 4 | 立足實踐,引導產業,促進中國旅游學術的繁榮與開展——2007年《旅游管理》研究綜述 | 戴斌等 | 2009 | 旅游管理 |
| 5 | 旅行社如何提高市場競爭力 | 戴斌 | 2009 | 經濟日報 |
| 6 | 金融危機影響下的中國旅游經濟:趨勢與對策 | 戴斌 | 2009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
| 7 | 加快建立出境旅游安全保障體系――中國游客在肯尼亞車禍事故案例分析 | 戴斌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8 | 自覺肩負產業責任 全面融入國家戰略體系(上、下)――進一步深化認識旅游業在經濟社會開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 戴斌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9 | 需要理性看待世博效應 | 戴斌 | 2009 | 全球酒店 |
| 10 | 人文的自然的市場的大聯合--在2009湘西旅游合作圈論壇上的演講 | 戴斌 | 2009 | 《旅游精品又一區》,中國旅游出版社 |
| 11 | 2010年我國飯店業展望 | 戴斌 | 2009 | 飯店現代化 |
| 12 | 中國旅游研究30年的理論貢獻 | 宋子千 | 2009 | 中國旅游出版社 |
| 13 | 我國旅游學科建設的階段態勢和前瞻 | 宋子千 | 2009 | 社科文獻出版社《旅游綠皮書》 |
| 14 | 中國旅游業:危機之年,轉型之年 | 李仲廣 | 2009 | 紅旗畫刊 |
| 15 | 有助于科技研發,提升人力資本,加快開展現代旅游業 | 李仲廣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16 | 基于績效差異的中國主要旅游城市開展階段演化研究 | 馬曉龍 | 2009 | 旅游學刊 |
| 17 | 基于DEA的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使用效率評價 | 馬曉龍 | 2009 | 地理研究 |
| 18 | Chris Ryan, Bao Jigang. Chinese National Parks: Differences, Resource Use and Tourism Product Portfolios | 馬曉龍 | 2009 | Tourism Management |
| 19 | Evaluating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of National Parks in China with DEA | 馬曉龍 | 2009 |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
| 20 | 中國主要城市旅游績效影響因素的演化研究 | 馬曉龍 | 2009 | 經濟地理 |
| 21 | 旅游目的地空間結構的市場影響研究 | 馬曉龍 | 2009 |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
| 22 | 土地流轉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 馬曉龍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23 | 時代特征下的旅游規劃及其開展方向 | 馬曉龍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24 | 以國家旅游線路建設為契機有助于區域旅游開展 | 馬曉龍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25 | 河南“旅游立省”戰略的科學意義 | 馬曉龍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26 | 旅游生態足跡研究 | 蔣依依 | 2009 | 中國旅游研究三十年專家評論篇 |
| 27 | 氣候變化情景下中國旅游業及其適應 | 吳普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28 | 旅游與影視聯姻--靠邂逅,更要撮合 | 吳普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29 | 海南旅游客流量年內變化與氣候的相關性分析 | 吳普 | 2009 | 地理研究 |
| 30 | 夏季自助游如何規避風險 | 吳普 | 2009 | 《生命與災害》 |
| 31 | 氣候變化對濱海旅游目的地旅游需求影響--以海南島為例 | 吳普 | 2009 | 《資源科學進展》 |
| 32 | 更為大眾的,更加市場的――2008年中國飯店產業評論 | 吳普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33 | 旅游氣候學研究30年 | 吳普等 | 2009 | 《地理科學進展》 |
| 34 | 中國出境旅游產業開展特征研究 | 楊宏浩 | 2009 | 旅游學刊 |
| 35 | 出境旅游市場影響因素分析框架構建與實證研究 | 楊宏浩 | 2009 | 企業經濟 |
| 36 | 中國出境旅游產業運行特征研究 | 楊宏浩 | 2009 | 改革與戰略雜志 |
| 37 | 中國飯店業:底部蓄積能量,危機中把握機遇 | 楊宏浩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38 | 第三季度:飯店產業景氣回升 全面復蘇跡象明顯 | 楊宏浩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39 | 多視角審視旅行社的成長 | 楊宏浩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40 | 2009年一季度旅行社產業評論 | 楊宏浩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41 | 在線旅游運營商的雙邊平臺特征及成長策略 | 楊宏浩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42 | 旅行社條例的變化與影響 | 楊宏浩 | 2009 | 旅行社之友 |
| 43 | 旅行社的信息中介特征及其開展策略 | 楊宏浩 | 2009 | 企業活力 |
| 44 | 旅游景區行業第二季度開展態勢和建議 | 楊彥鋒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45 | 中美國家公園比較 | 楊彥鋒 | 2009 | 旅游時代雜志 |
| 46 | 基于網絡調研的旅行社服務滿意度分析 | 楊彥峰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47 | 第三季度旅行社景區分析 | 楊彥峰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48 | 中外大城市服務業空間分布特征比較分析 | 黃璜 | 2009 | 市長論壇 |
| 49 | “消費城市”興起對城市旅游開展的影響 | 黃璜 | 2009 | 經濟問題探索 |
| 50 | 成都出境市場新特征 | 馬儀亮 | 2009 | 中國旅游報 |
| 51 | 景區第一季度運行分析與第二季度趨勢預測 | 唐曉云 | 2009 | 中國旅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