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論文題 | 作者 | 出版社或 |
| 1 | 我國旅游業"十三五"開展思路探討 | 戴斌 | 旅游學刊(筆談) |
| 2 | 游客滿意:國家戰略視角下的理論建構與實踐進路 | 戴斌,李仲廣,何瓊峰 | 旅游學刊 |
| 3 | 國家戰略助推大眾旅游新開展 | 戴斌 | 時事報告 |
| 4 | 可以預期的增長,有待引導的變革 | 戴斌,陳旭 | 中國旅游評論:2014年第一輯 |
| 5 | 政策紅利助推旅游產業創新與開展 | 戴斌,陳旭 | 中國旅游評論:2014年第二輯 |
| 6 | 旅游何以成為科學 | 戴斌 | 《走向科學的旅游研究》序言 |
| 7 | 酒店投資正在進入理性調整的關鍵期 | 戴斌 | 《中國飯店產業開展報告(2013-2014)》序言 |
| 8 | 景區開展要響應大眾旅游和國民休閑的時代要求 | 戴斌 | 《中國旅游景區開展報告(2014)》序言 |
| 9 | 從廣場舞和《小蘋果》說開去 | 戴斌 | 《中國休閑開展年度報告2013-2014》序言 |
| 10 | 沿著旅行服務的方向創新前進 | 戴斌 | 《中國旅行社產業開展報告2014》序言 |
| 11 | 敏于行,而靈于言 | 戴斌 | 《世界一流旅游城市實踐研究》序言 |
| 12 | 《旅游大時代》序言 | 戴斌 | 《旅游大時代》序言 |
| 13 | 當代旅游開展理論創新:寄希望于跨學科研究,更寄希望于青年學者的成長 | 戴斌 | 《城市開展對城市旅游效率的影響研究》序言 |
| 14 | 酒店開始向時尚方向演化 | 戴斌 | 中國旅游報 |
| 15 | 從"旅行社業務"走向"廣義旅行服務" | 戴斌 | 中國旅游報 |
| 16 | 完善統計體系是打造中國旅游升級版的基礎工程 | 戴斌 | 中國旅游報 |
| 17 | 弘揚紅色記憶凝聚共同價值 | 戴斌 | 中國旅游報 |
| 18 | 為"十三五"旅游業開展規劃給予重要指導 | 戴斌 | 中國旅游報 |
| 19 | 除了變化,沒有什么是不變的 | 戴斌 | 中國旅游報 |
| 20 | 明確新時期改革與開展任務 | 戴斌 | 中國旅游報 |
| 21 | 系統謀劃中長期改革、創新與開展 | 戴斌 | 中國旅游報 |
| 22 | 大眾旅游新階段的改革創新開展 | 戴斌 | 光明日報 |
| 23 | 復制西湖模式,難在哪 | 戴斌 | 人民日報 |
| 24 | 需求驅動景區創新開展 | 戴斌 | 中國文化報 |
| 25 | 世界旅游目的地需要世界級的生活環境作支撐 | 戴斌 | 西藏日報(漢) |
| 26 | 出境旅游購物趨于理性 | 戴斌 | 國際商報 |
| 27 | 用大數據把握旅游管理部門宏觀調控的主動權 | 唐曉云 | 旅游學刊(筆談) |
| 28 | 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應加快職能的轉變 | 胡撫生 | 旅游學刊(筆談) |
| 29 | 離岸島嶼目的地旅游交通能耗與CO2排放測算 | 吳普 | 旅游學刊 |
| 30 | 中國旅游開展政策的歷史演進(1949~2013) | 唐曉云 | 旅游學刊 |
| 31 | 繁榮遮蓋下的旅游地社會分化——兼論民族旅游可持續開展 | 唐曉云 | 旅游學刊(筆談) |
| 32 | 重塑旅游業在區域生態補償中的功能:云南省玉龍縣案例的思考 | 蔣依依 | 旅游學刊(筆談) |
| 33 | 城市土地利用變化與旅游開展的作用機制研究 | 馬曉龍,金遠亮(外) | 旅游學刊 |
| 34 | 以多學科研究的充分開展促進旅游學科成長 | 宋子千 | 旅游學刊 |
| 35 | 中國旅游衛星賬戶2007編算研究 | 馬儀亮 | 旅游學刊 |
| 36 | 旅游地生態補償空間選擇研究-以云南省玉龍縣為例 | 蔣依依 | 旅游學刊 |
| 37 | 以免稅為主導的旅游購物政策創新破解旅游服務貿易逆差的擴大化 | 蔣依依 | 旅游學刊(筆談) |
| 38 | 避暑旅游指數概念模型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 吳普 | 人文地理 |
| 39 | 旅游產業集聚的概念、動力與模式——嵩縣白云山案例 | 馬曉龍,盧春花(外) | 人文地理 |
| 40 | 城市居民休閑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機制:以杭州為例 | 宋子千 | 人文地理 |
| 41 | 基于入境游客感知的中國旅游服務質量演進特征和影響機制 | 何瓊峰 | 人文地理 |
| 42 | 以生態補償標準研究思考旅游業對生態保護的作用——以云南省玉龍縣為例 | 蔣依依,宋子千,張敏(外) | 人文地理 |
| 43 | 城市化與城市旅游開展因果關系的判定及生成機理研究 | 馬曉龍,李秋云(外) |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
| 44 | 2000-2011年中國主要城市全要素旅游生產率評價 | 馬曉龍 | 資源科學 |
| 45 | 基于公路交通網的武陵山片區旅游景點可達性格局分析 | 王美霞(外),蔣才芳(外),王永明(外),張佑印 | 經濟地理 |
| 46 | 張家界城市職能形成及其對旅游開展的影響 | 馬曉龍,張辰宇(外) | 經濟地理 |
| 47 | 基于扎根理論的文化遺產景區游客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人大復印資料收錄) | 何瓊峰 | 經濟地理 |
| 48 |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出臺看我國價格監管的新思路 | 胡撫生 | 旅游管理 |
| 49 | 國外養老旅游研究進展與我國借鑒(人大復印資料收錄) | 黃璜 | 旅游科學 |
| 50 | 青島市旅游生態環境影響動態評價 | 李雪 | 社會科學家 |
| 51 | 中國旅游經濟運行的階段特征與政策選擇研究 | 馬曉龍 | 社會科學家 |
| 52 | 利用公共資源建設景區門票定價的經濟學分析 | 宋子千 | 價格理論與實踐 |
| 53 | 旅游品牌對省級旅游地域系統構建的影響研究 | 馬曉龍 | 商業時代 |
| 54 | 旅游資源的市場化評價 | 宋子千 | 商業時代 |
| 55 | 城市居民休閑時間現狀特征與制度安排 | 宋子千,蔣艷(外) | 商業時代 |
| 56 | 中國旅游地服務質量的演變和格局 | 何瓊峰 | 商業時代 |
| 57 | 個人旅游支付的典型模式及趨勢展望 | 胡撫生 | 生態經濟 |
| 58 | Applying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 to study the attitudes of host community residents towards tourism: the case study of the Zhangjiang National Park, China | 彭建(外),陳旭 |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
| 59 | 養老目的地分類管理與開展戰略思路 | 黃璜 | 老齡科學研究 |
| 60 | 老年居民休閑行為特征及開展戰略研究 | 黃璜 | 老齡科學研究 |
| 61 | 大北京都市區城市旅游競爭力的評價 | 吳麗云 |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 |
| 62 | 2013年中國入境旅游開展趨勢概況 | 李創新 | 中國免稅 |
| 63 | 國際化視野——開啟中國免稅業開展機遇 | 楊勁松 | 中國免稅 |
| 64 | 解讀和應對旅游服務貿易逆差 | 楊勁松 | 中國免稅 |
| 65 | 學術思想的形成與開展 | 韓元軍 | 旅游論壇 |
| 66 | 中國星級酒店增長方式的實證分析 | 韓元軍 | 旅游研究 |
| 67 | 黑龍江省各地方旅游官方網站營銷功能實證分析 | 宋慧林 | 《當代旅游》學術版 |
| 68 | 中俄旅游合作的合作進程與戰略選擇 | 蔣依依 | 《當代旅游》學術版 |
| 69 | 中俄旅游合作需要系統深耕 | 楊勁松 | 當代旅游 |
| 70 | 世界著名郵輪旅游城市開展經驗總結及對上海啟示 | 黃璜 | 中國郵輪產業開展報告(2014) |
| 71 | 大眾時代旅游安全管理的現實考量與理性導向 | 韓元軍 | 中國旅游安全報告(2014) |
| 72 | 2012~2013中國出境旅游開展的分析與未來預測 | 楊勁松 | 2013-2014年中國旅游開展分析與預測(旅游綠皮書) |
| 73 | 2012年中國旅游集團開展綜述 | 蔣艷霞 | 中國旅游年鑒2013 |
| 74 | 2013年中國旅游電子商務綜述 | 蔣艷霞 | 中國旅游年鑒 |
| 75 | 北京旅游業建設環境友好型與資源節約型示范產業研究 | 馬曉龍,黃璜 | 北京旅游開展報告(2014) |
| 76 | 旅游業與三次產業融合開展研究---以河北省廊坊市為例 | 吳麗云 | 中國旅游評論:政策專輯 |
| 77 | 從微觀監管到宏觀調控——政策工具視角的旅游業制度演化 | 唐曉云 | 中國旅游評論:政策專輯 |
| 78 | 財政支持旅游業開展的國際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 胡撫生 | 中國旅游評論:政策專輯 |
| 79 | 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實習滿意度分析 | 楊勁松 | 中國旅游評論:政策專輯 |
| 80 | 印度旅游業開展經驗對我國建設"美麗中國"的啟示 | 楊麗瓊 | 中國旅游評論:政策專輯 |
| 81 | 城市旅游產業效率的靜態特征、動態演進與政策取向 | 韓元軍 | 中國旅游評論:政策專輯 |
| 82 | 對旅游生態補償機制若干問題的思考 | 宋子千 | 中國旅游評論:政策專輯 |
| 83 | 海南旅游業碳排放估算及低碳開展的政策建議 | 吳普 | 中國旅游評論:政策專輯 |
| 84 | 中國城市避暑指數開展研究 | 吳普 | 中國旅游評論:2014年第一輯 |
| 85 | 政府職能轉變背景下旅游行業調控優化探討 | 宋子千 | 中國旅游評論:2014年第一輯 |
| 86 | 2013年我國旅游研究述評 | 胡撫生 | 中國旅游評論:2014年第一輯 |
| 87 | 2014年中國旅游科學年會學術觀點綜述 | 韓元軍 | 中國旅游評論:2014年第一輯 |
| 88 | 鄉村旅游轉型開展對土地的訴求和制度環境分析 | 宋子千 | 中國旅游評論:2014年第二輯 |
| 89 | 新時期我國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的戰略導向 | 韓元軍 | 中國旅游評論:2014年第二輯 |
| 90 | 旅游人類學反思自由行:赴港"自由行"下香港居民的生活文化認知 | 楊麗瓊 | 中國旅游評論:2014年第二輯 |
| 91 | 創新財政金融政策讓旅游業更好開展 | 胡撫生 | 中國旅游報 |
| 92 | 吉安紅色旅游開展調研報告 | 王樹茂(外),韓元軍 | 中國旅游報 |
| 93 | 互聯網金融與旅游業的融合需要雙向互動 | 胡撫生 | 中國旅游報 |
| 94 | 旅游業應持續擁抱互聯網金融時代 | 胡撫生 | 中國旅游報 |
| 95 | 合理引導民間資本的投資方向 | 胡撫生 | 中國旅游報 |
| 96 | 讓中國旅游"智慧"起來 | 蔣依依 | 中國旅游報 |
| 97 | 2013年第3季度景區景氣報告 | 戰冬梅 | 中國旅游報 |
| 98 | 2014年3季度景區景氣報告 | 戰冬梅 | 中國旅游報 |
| 99 | 2014年2季度景區景氣報告 | 戰冬梅 | 中國旅游報 |
| 100 | 2014年1季度景區景氣報告 | 戰冬梅 | 中國旅游報 |
| 101 | 2013第4季度景區景氣拔報告 | 戰冬梅 | 中國旅游報 |
| 102 | 應從戰略高度開展旅游氣候經濟 | 吳普 | 貴州日報 |
| 103 | 中外酒店投資趨勢分析 | 蔣艷霞 | 中國旅游飯店資訊通覽 |
| 104 | 我國旅游景區開展趨勢及建議 | 戰冬梅 | 中國旅游景區資訊通覽 |
| 105 | 2013年景區經營績效的景氣分析 | 戰冬梅 | 中國旅游景區資訊通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