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前三季度旅游經濟運行分析和全年趨勢預測
10月14日,凯发k8国际發布2013年前三季度旅游經濟運行分析和全年趨勢預測報告,認為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旅游經濟運行總體穩中有升。當前國內外旅游開展環境向好,國民旅游市場增長較快,產業景氣全面回升,區域旅游相對活躍,旅游經濟處于短周期回調的關鍵節點,結構失衡仍然是回升通道中的主要挑戰。展望全年,旅游經濟運行態勢"偏向相對樂觀"并將持續平穩回升,全年總體開展目標將能夠實現,但入境旅游將小幅下降。
一、2013年前三季度旅游經濟運行分析
當前,我國宏觀經濟企穩回升,擴內需政策陸續發揮效應,暑期旅游繁榮開展,市場主體和區域旅游創新活躍。在這些因素的有助于下,前三季度旅游經濟運行總體向好,旅游市場總體增長較快,旅游產業景氣在經歷兩個季度的下滑后全面回升,區域旅游比較活躍。
經濟運行環境總體趨好:前三季度的旅游開展環境景氣指數為91.02, 99.69和100.42,景氣水持續回升。國內經濟運行總體穩中有進,改革開展政策不斷改善。國家明確了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上限"和"下限",出臺穩增長措施,防止過度波動。隨著市場和社會預期穩定,國民經濟呈現加速回升的態勢,前三季度GDP有望高于7.5%的年度目標。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49元,實際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4817元,實際增長了9.2%。1-7月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2%,與去年基本持平。國務院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促進健康產業、養老產業、資源枯竭城市等開展的意見措施,均把旅游業納入其中。國際開展環境總體較好。1-7月JP摩根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保持在繁榮線以上,上半年美國經濟基本呈現溫和增長態勢,總體企穩向好。2013年上半年,世界各國赴海外旅游人數達4.94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5.2%,高于年初世界旅游組織做出的3%-4%的預測。亞洲地區的入境游正在強有力的復蘇,其中東南業入境人數增長率在13%以上。當前旅游經濟運行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外部因素。我國南方大范圍出現長達29天的重大氣象災害級高溫天氣,南北暴雨形成的洪澇災害影響華南、東北和西北廣大地區,地震災害相繼在四川雅安、甘肅定西、云南迪慶等地發生,安全生產和社會治安事件時有發生。國際方面的安全問題也不容樂觀,美國政府數次發出全球旅行警告。
市場基本面:總體保持較快增長,國內、出境和入境三大市場持續"兩升一降"的格局。預計前三季度旅游接待總人數25.6億人次,旅游總收入2.1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和12%。三大市場分別呈現"兩升一降"的格局,國內旅游市場和出境旅游保持高速增長趨勢,入境旅游進一步下降。國內旅游市場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城鎮居民仍是國內出游的主體。預計前三季度國內旅游人數為24.8億人次,同比增長11.6%,國內旅游收入為1.92萬億元,同比增長15%,分別完成全年目標的77.6%和77.1%。入境旅游人數和旅游外匯收入有所下降。預計前三季度入境旅游人數9620萬人次,同比下降3%;旅游外匯收入356億美元,同比下降5%。出境旅游市場繼續高速增長。預計前三季度出境旅游人數為7255萬人次,同比增長18%;出境旅游花費946億美元,同比增長23.1%,貿易逆差595億美元。
產業基本面:景氣波動回升,存在結構性壓力。2013年前三季度旅游產業景氣波動回升,指數分別為115.85、110.16和128.74,均處于"相對景氣"水平。第三季度的旅游產業景氣水平是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首次回升。旅游企業經營情況較第二季度有好轉,本季度的旅游預訂人數、旅游接待人數及營業收入等績效指標的景氣指數均回升至景氣臨界值100以上。從分行業看,飯店、旅行社、景區和旅游企業的景氣指數均比上季度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飯店業景氣水平在前兩個季度穩定在106的"稍微景氣"水平后回升至135.47的"較為景氣"水平,接近去年第四季度的水平。同樣回升較快的有旅行社業,景氣水平由第二季度的109.85的"稍微景氣"上升至123.14的"相對景氣"。綜合旅游企業的景氣水平也由第二季度的105.60的"稍微景氣"上升至123.60的"相對景氣"水平,景區的景氣水平自第一季度以來不斷穩定在120的"相對景氣"水平,本季度小幅上升至128.33。盡管旅游企業總體景氣水平有所回升,但結構性壓力仍然存在。 1-7月全國餐飲業收入增長8.8%,增速大幅低于去年同期的14.7%。交通客運總量增速從去年同期的8.2%下滑至5.8%,鐵路和民航客運量增長較快,公路和水路客運量增速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全國旅行社組織國內旅游人次下降了18%。全國星級飯店的出租率和營業收入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第一季度大幅下降,第二季度略有回升。五星級酒店等高端市場下降明顯,各項經營指標在第二季度繼續下滑。而面向散客、大眾市場的旅游企業仍然保持快速開展,以二星級為代表的經濟型酒店市場環比回升明顯,攜程凈營業收入第一、二季度同比增長分別為27%、28%。
區域旅游:東部地區總體穩定,西部地區波動回升。受氣候和暑期等季節性因素影響,西部地區景氣迅速回升,從第二季度109.55的"稍微景氣"水平回升到130.46的"較為景氣"水平。東部地區是傳統的目的地和客源地,也是居民出游率較高的地區。在經歷了二季度的短暫下滑后,第三季度東部地區的景氣水平重新上升至129.25的"相對景氣"水平。中部地區景氣水平波動趨勢與東部地區相似,本季度也回升至125.23的"相對景氣"水平。區域旅游創新與合作持續召開。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北京加快開展旅游業完善首都城市功能,推進環城綠帶、環城水景、國道景觀化等工程。山東加快建設旅游強省,海南的醫療旅游、低空旅游產業獲取國家政策突破。前三季度區域合作更加廣泛。9月"泛珠區域"合作召開,將珠三角地區合作從福建拓展至海南、貴州等地,涵蓋華南片的東中西三個地區。四川、青海、甘肅三省簽署了《三省七市州區域旅游合作協議書》,青海省果洛機場建設獲國務院批準,湘桂高鐵沿線城市創建旅游合作聯盟。
二、2013年全年趨勢預測
當前國內外政策經濟環境有所改善,旅游市場信心相對較高,旅游經濟運行先行指數為94.64,較上一季度91.13有明顯回升,全年旅游經濟運行持續平穩回升的態勢明顯,總體"偏向相對樂觀"。
開展環境:持續改善,持續因素明顯。近期以來,中國的制造業活動、工業產值以及貿易等經濟指標普遍回升,市場的信心正在增強,國務院報告指出今年經濟社會開展主要預期目標可以實現。在此基礎上,國務院提速經濟布局,在鐵路、金融、健康、養老、區域合作和城鎮化、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改革開放和服務業等方面尋求增長新動力。旅游業也再迎政策利好,近期國務院有助于釋放旅游消費潛力、促進旅游業開展的政策。在國家堅決有助于經濟結構轉型、促內需的背景下,旅游業因相關產業鏈眾多,有望成為消費經濟的先導性行業。《旅游法》的正式實施將營造更加有利的市場環境,推進旅游規劃與產業開展。國外經濟有望繼續改善,持續因素明顯。9月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公報指出,現階段發達國家經濟相對走穩,美國復蘇,歐洲趨好,日本穩定,盡管國際金融危機尚未結束,但全球經濟穩步復蘇,該治理機制將采取措施來有助于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美聯儲也將在短期內維持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規模。世界旅游組織預測今年下半年增勢仍將保持,全年的增幅會在4%或稍高一點,略高于年初的預測。
經濟基礎:旅游意愿和市場信心穩定。現在消費者對旅游的關注度和旅游意愿均保持在近年來的較高水平。第四季度我國居民旅游意愿為85.4,處于較高水平。入夏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酷暑和洪澇自然災害不斷,暑期旅游需求受阻,很可能在國慶假期集中釋放。9月初網絡用戶對國慶旅游的關注度一周內上升198%,而媒體關注度則上升650%。產業方面,旅游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28.74,高于第一、二季度的115.85、110.16,旅游企業投資景氣指數106.56,高于第二季度的102.67。1-7月住宿和餐飲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9%。
存在問題:結構失衡問題仍然突出。結構失衡問題既是當前和第四季度旅游經濟運行最大的問題,也是明年最大的消極因素。在市場結構方面,傳統三大市場"兩升一降",入境旅游增長乏力的問題沒有得到應有解決。國內旅游的"三駕馬車"中大眾休閑一枝獨秀,公務差旅下降,商務差旅相對平緩。單純靠國民休閑消費,只能有量的增長,形成不了產業所需要的市場格局。在產業結構方面,盡管第三季度飯店景氣回升幅度最大,但從飯店、旅行社、景氣和綜合旅游企業四大主體看,旅行社應該是旅游行業的最有效的晴雨表,但上半年組團人數同比下降18%,說明飯店靠的是當地的會議、婚宴等需求,不是靠真正的旅游需求。今年以來特別是上半年酒店等企業經營績效出現較長時期的下降,但很少有酒店出售,投資和經營之間的相關性較弱,說明投資的回報不是靠運營的績效,而是土地和物業增值,投資主體是國有企業和政府,企業對財務數據不敏感。此外,企業家對自身企業的判斷好于對旅游行業的判斷,對當前的判斷好于對未來的判斷,說明企業家對市場未來的信心不足。從市場和產業的匹配性看,需求是行業的驅動力,但第三季度數據顯示產業的反應更為靈敏。中央和地方對投資、消費的調控,更多著力點放在需求而不是供給,缺乏對旅游產業面的調控力和對科技、研發、創新主體的引導力,導致政府的調控方向、著力點與市場主體的行為之間不一致。
開展預測:全年總體開展目標將實現,入境旅游將小幅下降。綜合分析,我們對全年旅游經濟形勢仍維持"偏向相對樂觀"的判斷,年初制定的全年旅游業開展總體目標可以完成,入境旅游將小幅下降。預計全年旅游接待總人數34億人次,同比增長10%;旅游總收入2.87萬億元,同比增長11%。國內旅游人數32.5億人次,同比增長10.6%;國內旅游收入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入境旅游人數1.29億人次,同比下降了3%;入境旅游外匯收入470億美元,同比下降2%。出境旅游人數9800萬人次,同比增長18%;出境旅游花費1200億美元,同比增長20%,旅游服務貿易逆差73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