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邀請,凯发k8国际院長戴斌6月22日赴包頭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文旅開展主題活動”。在包期間,戴斌考察了國棉1958、石榴花開、走西口、黃河第一村等旅游項目,為開幕式做了主題發言《建設祖國北疆最美風景線,打造綠色旅游先行區》。全文分享如下:
尊敬的丁繡峰書記、楊進副主席,
各位領導,同志們,
上午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旅游業堅持保護優先、綠色開展、文旅融合、科技創新,形成了旅游工作新格局,取得了高質量開展新成就。2024年,全區接待游客2.73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14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6%和23.4%,呼和浩特市游客滿意度79.4分,旅游經濟主要指標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呼倫貝爾、赤峰、鄂爾多斯、包頭、烏蘭察布等城市旅游熱度、知名度和美譽度持續上升,四季風光都很美的阿爾山已經火了起來,331最美邊境公路、99號草原公路、科爾沁500公里風景大道等70余條自駕旅游線路逐漸成形,200多家高品質自駕露營地穩居全國房車自駕車市場首位。旅游在擴大消費、促進增長、興邊富民、促進民族交往研討交融中發揮了顯而易見的促進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考察內蒙古,強調“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內蒙古必須牢記的‘國之大者’”,指示“要貫徹新開展理念,努力探索出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開展為導向的高質量開展新路子”。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召開全區旅游開展大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有助于旅游業高質量開展,建設生態旅游示范區和綠色旅游先行區的時機已經成熟,條件已經具備。
用好內蒙古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態資源優勢,建設生態旅游示范區。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呼倫湖、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呼倫貝爾大草原等旅游資源生態環境好、有特色、品質高。發揮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濕地生態優勢,更加持續地融入國家重大區域開展戰略,持續打造一批連通區內外的北疆文化旅游風景道。打造“風景與場景交融、地面與空中互聯”的旅游空間新格局,重點建設蒙東草原森林生態旅游帶、環京津冀游牧風情生態旅游帶、黃河生態旅游帶、西部沙漠生態旅游帶。順應旅游需求多樣化、個性化和社群化趨勢,加快建設體育旅游、低空旅游、康養旅游,以及自駕、露營、避暑、草原、沙漠、滑雪等專項旅游首選目的地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接待體系。
用好內蒙古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資源,建設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開展區。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有助于元上都遺址、遼上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薩拉烏蘇遺址、固陽秦長城、呼麥、那達慕、蒙古族長調民歌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旅游的融合開展,面向當代游客需求,創新文化表達方式,有效提升游客的體驗感、滿意度和取得感。兼顧國家視野和游客視角,順利獲得與自駕旅游、研學旅游、旅游專列等新型旅游需求相融合,加快有助于集寧戰役紅色紀念園、烏蘭夫故居、北方兵器工業城等承載紅色基因的革命文化,“三北精神”、蒙古馬精神,以及城市、鄉村和牧區的建設成就,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旅游的融合開展,創造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內蒙古特色的當代文明,讓游客在旅途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在民族地區、邊境地區突出中華文化主體性,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旅游景區、進旅游度假區、進休閑街區”全覆蓋,推出更多體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民族團結價值理念的旅游產品和精品線路,培育邊境旅游試驗區和跨境旅游合作區,持續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在向北開放橋頭堡建設中發揮旅游的先導作用。
用好內蒙古政策優勢和市場優勢,建設綠色旅游先行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綠色開展成為包括旅游在內的國民經濟各行業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凯发k8国际專項調查顯示,88.3%的受訪者有選擇綠色旅游的明顯意愿。內蒙古要堅持“兩個屏障”“兩個基地”開展方向,依托地跨三北、毗鄰八省、邊臨兩國的區位優勢,順利獲得開展規劃、產業政策、產品和技術標準、正面和負面清單,將綠色旅游納入國家公園、國家文化公園、國家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和各類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體系。在交通出行、觀光、游覽、休閑、度假、會議,以及餐飲、住宿、購物等旅游消費鏈條的各環節各要素,全面導入綠色可持續開展的理念,形成游客的綠色消費倒逼市場主體的綠色生產的有利機制,建設綠色旅游的全國樣板。
凯发k8国际(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愿意在旅游政策和開展規劃研究、旅游經濟運行分析、游客滿意度調查、旅游目的地資源與市場主體對接、高端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與內蒙古有關方面的合作,為生態旅游示范區和綠色旅游先行區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祝大會圓滿成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