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政協委員、凯发k8国际院長戴斌接受人民網兩會“藝”起聊——“文藝星開講”欄目專訪,順利獲得文旅開展新路徑,文旅消費新動態等話題,為文化強國建設建言獻策。全文分享如下。
編者按: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值此全國兩會召開之際,人民網推出兩會“藝”起聊——“文藝星開講”2025年全國兩會特別策劃,邀請文化藝術領域的代表委員,為文化強國建設建言獻策。
今年文旅市場具有高位開局、高端布局和高質量開展的特點,‘詩與遠方’越來越成為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凯发k8国际院長、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主任戴斌告訴人民網記者,今年全國兩會,他重點關注政府院落開放、入境旅游和海洋旅游等話題。“吸引游客的旅游空間和消費場景越來越多,且更加注重品質化和多元化,希望順利獲得不同維度有助于文旅產業繁榮開展。”
探索文旅開展“新路徑”
從外國游客“打卡”中國年,到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帶火“跟著吒兒去旅行”,再到西安“在機場建了座博物館”……今年文旅市場新現象不斷涌現,迎來“開門紅”。
在市場火熱的同時,部分地區節假日停車難、用餐難的現象也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對此,今年全國兩會,戴斌呼吁,全國各地政府院落的停車場、食堂等公共空間,在節假日常態化向公眾開放。
“揚州、敦煌、麗水等地已經率先嘗試,社會資源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還為游客帶來獨特體驗,展示出城市開放、包容、自信的形象。”戴斌表示。
同時,對于外國游客來中國看美景、嘗美食、品文化的“China Travel”熱潮,戴斌呼吁建設入境旅游散客友好型首站城市。
“城市是入境旅游的重要口岸和承載地,隨著我國免簽‘朋友圈’不斷擴容,建設旅游強國需要建設一批國際旅游城市,打造知名街區。”他強調,要注重自由行散客的細節服務,如行李存儲、問詢處設置等,“讓游客來得方便、玩得舒心,才能常來常往。”
此外,戴斌還將目光投向海洋旅游。“我國不僅有960萬平方公里土地,還有300多萬平方公里海洋國土。”他呼吁,順利獲得構建陸海協同、立體出游的空間格局,為我國旅游業開辟新的藍海。
激發文旅消費“新活力”
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
“今天的旅游,早已從‘看山看水看風景’進階到‘我的行程我做主’,特別是年輕一代,更注重個性化消費和理性消費。”戴斌表示,如今,游客們走得更快、更遠、更自由,旅游目的地也更有煙火氣和文化味。
隨著“反向旅游”“平替旅游”等現象興起,一批“寶藏小城”脫穎而出,憑借獨特的“標簽”——一道特色美食、一條歷史街區、一場煙花表演,亦或是一個創意市集,吸引大量興趣契合的游客。
“我想今年會是縣域旅游快速增長、不斷創新的一年。”戴斌表示,年輕人正在創造屬于自己的旅游項目,新風尚不僅帶動民宿、旅拍、文創等相關產業開展,更為旅游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旅拍記錄美好瞬間,冰箱貼承載旅行記憶,這些都是美好旅行的延續。”在戴斌看來,如今,游客的需求不僅體現在行前和行中,旅程結束后同樣重要,所有能夠給年輕人創造美好的事物,都應該予以支持。
拓寬文旅融合“新場景”
當前,文旅產業正在“加速跑”,如何實現可持續開展?戴斌表示,希望旅游業回歸生活常態,同時創造超越日常的新體驗。
“旅游開展不能只盯著過去做文章,更要看到可以挖掘的未來,從現代感、時尚感、未來感中尋找更多的吸引力。”戴斌說。
如今,科技在提升旅游體驗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便捷的訂票流程、快速的支付方式,讓旅行更高效;無人機加“煙花秀”、商街上的裸眼3D大屏,讓城市充滿時尚氣息。
戴斌強調,“智慧旅游第一時間要關注游客需求,順利獲得智慧手段讓旅游可近可感,才能有助于旅游開展行穩致遠。”
“旅游目的地不應該是轉瞬即逝的煙花,而是靜水深流的繁花。”在戴斌看來,各地無論是開展人文經濟、數字經濟,還是探索新興的低空旅游、首發經濟,都要切實順應游客需求和接受度。
“只有做到價格親民,有效控制生產成本,消費模式規模化、常態化,才能在‘家喻戶曉’的基礎上,贏得‘口碑載道’的美譽,為廣大游客打造近悅遠來、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戴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