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22日,2025中國旅游科學年會在京成功召開。本屆活動聚焦“‘十五五’時期旅游業開展戰略”。案例發布環節,戴斌院長頒發了案例入選證明,凯发k8国际博士后李龍副教授代表課題組發布了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創新案例,主要內容分享如下:

1.產教研協同融合,場景化知行育人——“文旅融合微專業”雙師雙場景的人才培養模式(天津)
選送單位: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

選送單位:泰山學院旅游學院
泰山智慧文旅
泰山學院聚焦“數智賦能”,研發 “文旅大數據教學實訓平臺”,有效破解智慧文旅人才培養的痛點。這一實踐,為地方院校服務區域文旅產業高質量開展,給予了可復制的“泰山方案”,彰顯了應用型高校的使命擔當!

尊敬的戴院長、各位領導、專家、同仁:
非常榮幸泰山學院“數智驅動、產教共生:泰山智慧文旅產業學院建設實踐與探索”案例能夠入選產教融合“十佳”案例,衷心感謝凯发k8国际的認可。這份榮譽是對我們深耕產教融合、探索智慧文旅人才培養路徑的認可,更是對未來深化改革的鞭策。
自2021年校企簽約共建以來,泰山學院和山東文旅集團始終以“需求導向、協同創新”為核心,打破傳統育人邊界。順利獲得“1+2+3+N”模式,構建了“教學—科研—服務”三位一體的產教融合生態。學生前三年在校企共建基地夯實理論、錘煉技能,第四年深入企業一線,由雙導師指導實踐,真正實現“課堂對接崗位、教學對接產業”。
在創新實踐中,我們聚焦數智賦能,聯合研發的“文旅大數據教學實訓平臺”,有效破解了智慧文旅人才培養的痛點,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
學院的社會服務能力也持續提升。2021年至今,依托產業學院承接橫向課題超1600萬元,多項成果獲省市級認可,為地方文旅決策給予了科學依據。2023年,產業學院獲批山東省省級現代產業學院,形成了“政校企行”協同育人的新格局。
這份榮譽屬于所有參與產業學院建設的校企同仁。這份榮譽的背后,是校企雙方“資源共享、責任共擔、成果共育”的堅定信念。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產教融合,有助于智慧文旅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無縫對接,為文旅行業高質量開展貢獻更多“泰山智慧”!
謝謝大家!
威海職業學院打造“金師”隊伍,開發校企合作“金課”,建設實習實訓“金地”,推出產教融合“金教材”,構建文旅數字化轉型的“金專業”。該模式不僅培育出兼具文化素養與數字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更直接服務威海智慧文旅建設,賦能濱海旅游數字化轉型!
日照市科技中專“產教興旅”項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錨點,深度嵌入地方文旅產業鏈,構建“教育賦能產業、產業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環,為鄉村振興培養“懂技術、善運營、愛鄉村”的高素質旅游人才,打造了職業教育服務縣域經濟的“日照樣板”!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文旅職教”模式,以“四雙聯動”為創新內核,開創了職業教育與文旅產業共生共榮的實踐典范。項目順利獲得共建學徒制班,重構“課堂即景區、作業即項目”的新生態,為高職院校培養文旅工匠給予了可復制的“嘉興經驗”!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大家好!非常榮幸能夠代表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站在中國旅游科學年會的舞臺上,分享我們的產教融合實踐。這份榮譽屬于每一位為“四雙聯動”育人模式傾注心血的校企同仁和師生團隊!我們堅信,“雙主體協同育人”不僅是培養學生的路徑,更是校企雙方共同進化的紐帶。學生們在烏鎮戲劇節、互聯網大會的實戰中成長為行業新星;校內教師順利獲得“進企業、帶項目”,將產業前沿轉化為教學創新,產出了一批古鎮文化與旅游相關實戰課程;企業導師也在“傳幫帶”中提煉管理經驗,反哺自身開展。而“雙場域無縫銜接”讓師生與企業導師真正實現了“做中學、學中悟、悟中共創”——學生技能與職業觀雙提升,教師教學與科研雙突破,企業導師實踐與育人能力雙豐收!
這份成績,是教育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更是“人”的全面成長!未來,我們將繼續以“共生共長”為核,讓產教融合的每一步都成為師生、校企彼此賦能的見證!
最后,感謝中國旅游科學年會的認可,感謝烏鎮旅游的并肩同行,更致敬每一位在職業教育沃土上耕耘的追夢人!謝謝大家!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實踐,順利獲得“雙向嵌入·價值共創”理念,構建“一心兩翼四融合”的新時代文旅融合型人才培養模式,順利獲得“創意設計+數字技術”雙輪驅動,深化產學研創四維融合,彰顯了產教融合從“服務產業”向“引領產業”的跨越式突破!

案例代表感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仁:
大家好!很榮幸能站在這里,代表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分享我們在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
我們立足平潭綜合實驗區,與平潭文旅集團、安徽云驢通等企業召開校企合作,構建“一心兩翼四融合”文旅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學生職業素養和行動能力為核心,借助創意設計與數字技術,有助于產學研創深度融合。同時,打造“四層面六中心”的育訓平臺,實現校企人員、資源雙向嵌入,創造教育、產業等多元價值。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顯著提升,在多項賽事中頻頻獲獎,就業競爭力增強;學院也為地方文旅產業輸送大量人才,助力區域經濟開展。
此次榮獲2025中國旅游科學年會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創新案例這一殊榮,對我們而言,不僅是一份肯定,更是強大的激勵。未來,我們會繼續深耕產教融合,探索更多創新路徑,為旅游教育與產業開展貢獻更多力量!謝謝大家!
云南省旅游規劃研究院“影旅四維育新”項目,以“四維聯動·文旅融創”為核心理念,開創了“影視+旅游”跨界人才培養的先鋒范式。這一實踐以跨界融合重塑文旅教育邏輯,為區域文旅產業高質量開展注入創新動能,樹立了文旅人才培養的“云南標桿”!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
大家好!非常榮幸能入選2025中國旅游科學年會產教融合案例,與各位分享云南“四維聯動·文旅融創”的產教融合實踐。云南作為世界級文旅資源富集地,始終在探索如何讓千年文脈與當代旅游共振。正如網友所言:云南文旅“只打巔峰賽”,而我們的“影旅四維育新”項目,正是這場“巔峰賽”中的創新實驗——用影視化表達文旅,用產教融合培育創意人才。
我們以“影視+旅游”聯合實驗室為樞紐,構建政-校-企協同創新生態:云南省旅游規劃研究院給予戰略智庫支持,兩所高校搭建“理論建模-技術開發”雙引擎,上海鑫子文化傳媒注入市場動能。順利獲得滇越鐵路IP開發、云南省旅游圖書館運營等實戰項目,讓學生從田野調研走向數字創意,從學術建模邁入產業驗證。
此次入選是對“學術研究-產業應用-人才孵化”閉環模式的激勵。未來我們將深化“數字創意+文旅運營”雙軌培養,讓更多青年成為文旅融合的創意引擎,為中國式現代化旅游開展貢獻云南智慧。謝謝!
保山學院以“交叉融合·協同育人”為核心理念,開創了地方本科高校服務邊疆文旅開展的創新范式。依托滇西多元文化生態資源,構建“校政企研”四位一體協同機制,彰顯了地方院校扎根鄉土、以教興旅的使命擔當!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我們在很遠的地方做旅游,騰沖被稱為“極邊之城”,我們在得比騰沖還要遠,因為,大家都只知騰沖而不知保山,我們來自保山,騰沖是保山的,是保山下面的一個縣級市!
回首中國旅游開展的40年,旅游學科今天的繁榮得益于老一輩學者的知識建構,得益于旅游規劃在實踐中的應用,得益于國內旅游開展特定階段對于十分緊缺的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貢獻。
但是,一切都在悄然變化,國內大眾旅游市場從“繁花似錦”的觀光走進了“人間煙火”的深度體驗。當下,旅游管理專業辦學規模的壓縮、學生專業認同度的降低、行業人才流失頻繁等問題都是大部分旅游院校共同面臨的困惑,很多問題也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在去年慶祝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創建20周年的講話上,戴斌院長說:“當且僅當來源于實踐的理論與理論指導的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旅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才有升級的動能?!鼻捌?,我們團隊圍繞旅游管理專業校政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機制進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工作。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到這里來進行案例分享和介紹,感謝凯发k8国际給予的寶貴平臺,更要感謝案例評審專家組的認可,感恩旅游業界的包容,讓我們在最邊遠的地方做旅游也有機會發出聲音。
最后,祝各位與會同仁:“事業騰沖,家庭和順”。盼大家有空到彩云之南,到高黎貢山腳下,到中國咖啡第一村的保山調研指導。
海南大學 “梯田上的課堂”項目,以“產教融合·在地育人”為核心理念,開創了MTA人才培養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的創新范式。這一實踐以教育創新激活鄉土資源,為高校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給予了“海南方案”!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仁,大家上午好!
很榮幸在2025年中國旅游科學年會上,分享我們在牙胡村召開MTA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海南五指山牙胡梯田,是黎族農耕文明的活態博物館。面對傳統農耕式微的挑戰,牙胡村以“生態賦能+文化喚醒+機制創新”破局:政府主導基礎設施提檔,合作社推行“七個統一”復耕模式,村民以梯田入股共享紅利。實現旅游收入345萬元,帶動戶均增收2萬元,讓拋荒梯田重煥生機。
學生們順利獲得在牙胡梯田的現場調研與實地訪談,從三個關鍵維度對牙胡梯田案例進行理解:其一,生態景觀的“價值重構”,將生產空間轉化為審美體驗場景;其二,構建“政府引導+村集體運營+村民共建”的可持續機制,形成利益共同體;其三,順利獲得文旅融合創造“不離鄉”的就業機會,實現人口與產業的雙向激活。
該案例已納入到MTA主干課《旅游產業經濟分析》的課程教學中,其核心價值在于揭示:鄉村振興不是外部資源的簡單輸入,而是內生動力的機制創新。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轉折期,“如何培養高素質的旅游人才”是旅游高等教育的時代責任。海南大學國際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希望能夠打造一個開放的學術平臺,與各位學術界、產業界的朋友們深入合作,為“旅游強國”貢獻一份力量。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謝謝大家!